葉片長達107米,轉子直徑為220米,輪轂高度為135米,葉尖最大高度為260米,幾乎是紐約自由女神像從地面到火炬尖端高度的三倍。
這就是巨頭通用電氣公司(GE)推出的全球最大風力發(fā)電機:Haliade-X 12MW海上風機。其裝機容量直接跨越各廠商激烈爭奪的8MW—10MW,達到駭人的12MW-14MW。
![QQ圖片20190927090952](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510493.png)
該機型采用12MW直驅發(fā)電機組,能夠實現行業(yè)領先的容量系數——63%,Haliade-X的年發(fā)電量將比目前任何其他海上風機多出45%。GE將投資超過4億美元用于開發(fā)和部署Haliade-X。
![QQ圖片20190927091014](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523433.png)
Haliade-X 12MW機型最高可達260米,是法國巴黎標志性建筑凱旋門的5倍以上,風輪直徑220米。由LM設計和制造的107米長的葉片是目前為止最長的海上風電葉片,比足球場的尺寸更長。1臺Haliade-X 12MW機型機組每年將發(fā)出高達6700萬度電,每臺風機可為多達16000戶家庭供電。
107米的葉片是什么概念?
就是下面這只葉片,有107米之長,它是世界上第一支超過100米的風機葉片。
![QQ圖片20190927091033](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444923.png)
看起來并不能直觀的感受它的長,107米的風機到底有多么長長長長長長的葉片呢?看下面↓↓
![微信圖片_20190927091208](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605753.jpg)
制作葉片的材料通常是木材和玻璃纖維復合材料。這些材料鋪設在經過打磨和拋光的特殊模具內,以確保生產出正確形狀的產品。隨后用真空膜包住材料,將空氣抽出,再注入一種特殊的聚酯滲透進所有細小角落,最終形成堅固的外殼。
外殼變硬后,工人們將它們從模具中取出并連接在一起,兩個半殼組成一個葉片,里面是個長型夾具。然后進行打磨、拋光和噴涂(航標漆)。
制造一個葉片需要很多人共同協作,GE將在2019年年底,把葉片隊伍由現在的一百多人擴建到320人。
這個葉片太長了,世界紀錄保持者博爾特從這頭沖刺到另一端也需要10秒。這么大的工程僅靠人力費時又費力,需要大型機器設備來幫助生產。今年8月,葉片被運往位于英格蘭東北部布萊思的ORE Catapult研發(fā)中心進行測試。
![QQ圖片20190927091312](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721623.png)
第一只葉片于今年夏天抵達英國布萊斯進行測試
目前,瑟堡工廠生產的葉片等其他部件都已陸續(xù)運往荷蘭的鹿特丹并安裝在首臺Haliade-X樣機上。
重達700噸的風力發(fā)電機艙
下面這個就是被拖出車間的機艙↓↓
![QQ圖片20190927091434](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903173.png)
掀開上蓋看看↓↓
![QQ圖片20190927091500](http:///file/upload/201909/27/091920923.png)
Haliade-X 12MW海上風機的機艙已經從其位于法國Saint-Nazaire的生產基地送往荷蘭鹿特丹。
8月份在荷蘭鹿特丹Maasvlakte的12MW樣機上已經安裝了機艙。完成這次吊裝任務的是利勃海爾公司第二大型號的履帶超級吊LR11350 ,起重能力為1350噸↓↓
![QQ圖片20190927091613](http:///file/upload/201909/27/092015283.png)
就在9月23日,GE傳來好消息,全球海上風電領跑者沃旭能源(Orsted)為GE公司創(chuàng)紀錄的Haliade-X 12 MW風機提供了第一筆商業(yè)訂單。沃旭與GE簽訂了優(yōu)先供應商協議,為美國大西洋海岸的兩個處于開發(fā)階段的風電場提供風機。其中一個是計劃在2022年投入使用的馬里蘭州120MW Skipjack風電項目,另一個是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的新澤西州1.1GW Ocean Wind項目。兩個項目總共簽訂了100臺風機
![QQ圖片20190927091710](http:///file/upload/201909/27/092229733.png)
Haliade-X風機的部件將于2021年末開始在GE位于法國Saint-Nazaire和Cherbourg兩地的工廠制造生產,然后運往美國東海岸的工廠進行組裝。
![QQ圖片20190927091819](http:///file/upload/201909/27/092243613.png)
據專業(yè)媒體“風電彤行”報道:國內在主機設備方面的差距不像我們認為的僅是單機容量不大的差別,樣機的設計、制造與裝配、試驗與測試、批量等過程看起來都神似,但是國內外的差距至少還需要國內制造商5到10年的時間來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