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詳細介紹了20多年來國內外雙馬來酰亞胺樹脂的研究狀況,并重點分析了增韌技術及其化學原理,最后對雙馬來酰亞胺的應用和發(fā)展趨勢作了探討。
隨著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對復合材料樹脂基體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因為復合材料的耐高溫性、耐濕熱性和耐環(huán)境性以及工藝性能主要取決于基體樹脂,而復合材料的力學等性能也與基體樹脂有密切關系。對于一種好的基體樹脂,通常要求它能與增強材料很好地匹配,且具有足夠高的耐熱性、韌性和良好的工藝性。傳統的高性能復合材料廣泛采用成型工藝好但耐濕熱性較差的環(huán)氧樹脂,其用作工程材料時略顯脆性;能耐高溫的聚酰亞胺等樹脂又因加工條件苛刻、成型性差和價格昂貴等原因而在應用上受到限制。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新型的先進復合材料樹脂基體,原來主要用做耐熱絕緣材料的雙馬來酰亞胺(Bismaleimide,簡稱BMI)樹脂引起了國際復合材料界的重視。BMI單體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在固化過程中無低分子物析出,可低壓成型,其均聚物具有突出的耐熱性、絕緣性、良好的耐輻射性和阻燃性。但BMI單體或其預聚體也存在著工藝性差(熔點高,溶解性差,制得的預浸料僵硬,無粘性,固化溫度高等)和固化物脆性大的缺點,因此,需對MI進行改性研究,其目標是改進樹脂的韌性和工藝性,改性的依據是基于BMI分子酰亞胺環(huán)上薦在活潑雙鍵,可與多種化合物反應而使其改性,并可合成多種具有期望結構和性能睜新BMI。BMI型樹脂基體被認為是目前發(fā)展最快且最有前途的一種復合材料基體。1986年在拉斯維加國際復合材料學術會議上,BMI樹脂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1988年第33屆國際SAMPE(材料加工及發(fā)展進程學會)年會上僅BMI樹脂基體就安排了多場專題報告會;1989年第34屆國際SAMPE年會上,有關樹脂基體的文章有70%是關于BMI的應用和改性;1990年第35屆國際SAMPE年會的最佳論文獎就有Stenzenberge等人的論文《以官能化的聚苯醚作為雙馬來酰亞胺的增韌改性劑》,由此可見BMI樹脂的改性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
資料下載: 高性能復合材料基體雙馬來酰亞胺樹脂的研究狀況及發(fā)展趨勢.pdf
資料下載: 高性能復合材料基體雙馬來酰亞胺樹脂的研究狀況及發(fā)展趨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