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構泡沫芯材的歷史回顧
玻璃鋼/復合材料( FRP/ CM)中常用的泡沫芯材有聚氯乙烯( PVC)、聚苯乙烯(PS)、聚氨酯(PUR)、丙烯腈一苯乙烯(SAN)、聚醚酰亞胺(PE T\及聚甲基丙烯酰亞胺(PMI)等泡沫,其中PS和PUR泡沫通常僅作為浮力材料,而不是結構用途。目前PVC泡沫已幾乎完全代替PUR泡沫而作為結構芯材,只是在一些現(xiàn)場發(fā)泡的結構中除外。
嚴格意義上講,第1種用在承載構件夾層結構中的結構泡沫芯材是使用異氰酸酯改性的PVC泡沫,或稱交聯(lián)PVC。第1個采用PVC泡沫夾芯的夾層結構是保溫隔熱車廂。交聯(lián)PVC的生產(chǎn)工藝是由德國人林德曼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發(fā)明的。二次大戰(zhàn)以后法國將該工藝列入戰(zhàn)爭賠償中,由克勒貝爾蕾洛雷特塑料公司( Kleber Renolit)開始生產(chǎn)Klegecell交聯(lián)PVC泡沫,主要是一些用在保溫隔熱車廂中的低密度產(chǎn)品。
20世紀50~60年代,克勒貝爾蕾洛雷特塑料公司給幾家歐洲公司發(fā)放了PVC泡沫的生產(chǎn)許可證。另外2家美國公司,B.F歌德雷奇(B.F Goodrich)和佳士邁威(Johns - Manville)也買到了許可證開始生產(chǎn),但是幾年以后就停產(chǎn)。當所有的主產(chǎn)許可證都過期以后,交聯(lián)PVC的生產(chǎn)工藝過程轉為公開。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多數(shù)原來的歐洲許可生產(chǎn)的廠家也已停產(chǎn)。目前2個主要的生產(chǎn)廠家是戴博(Diab)公司的Divinycell和Klegecell系列PVC泡沫及愛瑞柯斯(Airex)公司的Herex系列PVC泡沫。
20世紀40年代后期,林德曼使用高壓氣體作為發(fā)泡劑,制造出未經(jīng)過改性的PVC泡沫,也叫線性PVC泡沫。
英國于1943年首先制成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944年美國道化學有限公司用擠出法大批量生產(chǎn)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拜爾的試驗人員對二異氰酸酯及羥基化合物的反應進行研究,制得了PUR硬質(zhì)泡沫塑料、涂料和粘合劑。1 952年,拜爾公司報道了軟質(zhì)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成果。
1993年,加拿大的ATC公司開始生產(chǎn)SAN泡沫。其制造工藝和線性PVC相似。
PMI泡沫是由德國羅姆(Ro hm)公司于1966年首先采用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酯熱塑性樹脂在180。C-F發(fā)泡并交聯(lián)制作聚甲基丙烯酰亞胺泡沫的技術,接著日本的積水化學公司于1967年使用輻射交聯(lián)方法制作聚甲基丙烯酰亞胺泡沫。
2 夾層結構的工作原理及優(yōu)點
夾層結構一般是由上面板、上面板與芯材的粘結層、芯材、下面板與芯材的粘結層以及下面板所構成,這5個要素組成了1個整體的夾層結構。夾層結構傳遞荷載的方式類似于工字梁,見圖1。上下面板(翼板)主要承受由彎矩引起的面內(nèi)拉壓應力和面內(nèi)剪應力,而芯材(腹板)主要承受由模向力產(chǎn)生的剪應力,見圖2。
作為子L隙材料,芯材可以起到減輕結構重量,增加結構剛度,提高結構強度等作用。為了使夾層結構的各要素能協(xié)同承載,面板與芯材之間的粘接層必須能傳遞荷載,因此至少應具備和芯材一樣的強度。通常,如果加載以后,夾層結構的芯材發(fā)生破壞,其破壞位置一般位于粘接層下面的芯材部分,因
為粘接層芯材表面的孔隙中由于填充了膠粘劑/樹脂,提高了粘接層泡沫的強度。選擇正確的膠粘劑對夾層結構的強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常在選擇膠粘劑的時候除了強度以外,還需要考慮使用溫度、煙霧條件及其與芯材和面板材料的兼容性。如果選擇與面板材料共固化,則膠粘劑或膠膜的固化條件需要與面板的共固化條件相一致。
文章下載: 船用玻璃鋼_復合材料夾層結構中的泡沫芯材.pdf
文章下載: 船用玻璃鋼_復合材料夾層結構中的泡沫芯材.pdf